http://www.parkspace.org.tw/info_2.php?info_id=14

 

以下轉貼內文:

 

 
生態水池DIY推廣手冊
 

台灣原本是一個淡水生態非常多樣化的島嶼,水棲生物的種類相當繁多,但由於近年來都市快速發展,台灣的淡水濕地與生活於其中眾多的水棲生物幾乎完全消失,故如何復育水棲生物的棲地,是現今十分重要的課題。因此,營造生態教育園內水棲生物的棲地是重建人與本土淡水生態系間失落環節的方法。
理念篇:整理淡水生態系及水棲生物棲地營造之相關文獻,闡述棲地營造之理念及作業流程之概念。並將台灣主要淡水濕地型態作一說明,以了解水棲生物棲地營造所涉及之生態及實務之範疇。
實作篇:圖解說明生態水池營造之流程及各階段項目之注意事項,以及生態水池完成啟用後之維護管理的重要事項。
案例篇:實際觀察現有生態教育園中之水棲生物棲地的現況,並作生物相棲地設計、維護管理及周邊環境等記錄,了解各生態教育園之所長,提供民眾進一步觀摩之對象。
關鍵詞: 生態復育、棲地營造、水棲生物、生態園
 

 
  內容  

理念篇
一、生態復育與棲地營造
生態復育與棲地營造的差別在於生態復育著重於以生態原則來恢復現今仍存在,但已被破壞的半自然棲地,通常其所使用的方法為變更維護管理的方式,而棲地營造則用於在自然環境已被廣泛的破壞(經農業、採伐森林、採礦、土木工程等)的地方,重新創造一個生態系。
二、生態水池的功能
生態水池等水棲生境的營造正是重建國人與本土淡水濕地間失落的環節。其效益如下:1. 在個人層面,它提供一般大眾接觸自然與野生物的機會。2. 生態學家用以串連碎裂的棲地,並使生存於孤立區塊的生物種類可散布至其他地區。3. 使用地方資源,因而可強化地方特色。4. 時間的尺度較長,並使用有彈性的方法,讓自然自我設計,因此減少維護管理的麻煩與經費。

實作篇
參照生態復育與棲地營造流程,並加上調查與訪談的經驗累積,將生態水池內水棲生物棲地營造之流程歸納如下:
一、選址及環境調查
目的在於對基地周圍水文、水棲生物資源的掌握,對淡水生態系與水棲生物棲地的需求有概略的了解,並收集相關的棲地營造、復育或自然水域的案例,以做為參考比較之用。
二、規劃設計
應整合生態專家、維護管理者及使用者的意見,依據第一階段調查及資料收集所得之結果,不只是對棲地的營造設計詳細探討,並且也需顧及解說軟硬體的設計與日後維護管理的計劃。
三、施工與棲地營造
施工階段可分為硬體施工及微棲地營造兩個部分。在水棲生物棲地的設計上應符合以下的原則:1. 在基質條件方面:創造多樣化地形、移入生物豐富的土壤。2. 在植物要素方面:造成自然群落、去除外來種及抑制強勢種。3. 在多孔質空間方面:需有土丘洞穴、木材穿孔、石堆及多孔質水域。4. 在多種類環境方面:堆積落葉、創造窪地、多層次之植群配置。5. 連續空間方面:與其他嵌塊間有廊道的串連。

(一)水源、水流及循環裝置:位於都市中的生態水池,多以自來水做為水源來源,以瀑布或小水道的方式流入水域中,並多有沈殿池、沈水馬達等循環過濾裝置,位於郊區的生態水池之水源則多為自然水源,並以自來水做為補充。

(二)水岸形式:水岸在水域生態系中扮演著連接陸域生態系的重要角色,是一個過渡帶,由於位於兩個完全不同生態系的交界,是眾多水棲生物生活的棲地,故在水岸的設計上應注意水域與陸域間的連結,必免造成生物活動的阻隔,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水岸設計時之參考。1. 採用生態工法。2. 多樣化水岸設計。3. 水際線設計。4.坡度設計。

(三)底質:由於人造的水域環境,有時可能無法如自然界之池沼有充足的水源供應或特殊的地形、土壤環境,因此在水棲生物棲地的營造上,需考慮防水層的處理,若基地條件許可(如面積較大、有充足的水源供應、地下水位高等),底部可直接以黏土鋪設,若基地面積較小或地勢高,則防水層可考慮部分以水泥或鋪設防水布的方式施作,但需於防水層上覆上至少30公分厚度的土壤層。此外,底質除了黏土外,在特定區域也可增加一些矽砂、小顆粒之礫石、卵石,以增加底質的歧異度,供水棲生物選擇。如於水源進水處或引水渠道也應鋪設砂質,可過濾雜質,降低水體的濁度。

(四)微地形變化:自然水域中有豐富的微地形變化,並且會於水岸形成淺灘,水域中形成小島、沙洲,水面上形成浮島,因而造成深淺不一的水深變化及各式各樣封閉、開放的空間環境,不同的生物種類可依其棲地需求,選擇適合自已的區位棲息,因此在水棲生物棲地的營造上,需創造各式不同的微地形、水深環境,並有浮島、小島、沙洲、淺灘等的設置。

(五)多孔隙空間:從實質環境的角度而言,生物多樣化的基礎莫過於多孔隙環境(林憲德,1999)。由於自然界中有許多孔洞可提供生物棲息,故在水棲生物棲地營造時,也應創造多孔隙的空間,以下提出幾點多孔隙空間設計時的建議:水域周邊之多孔隙空間設計。2. 水岸之多孔隙空間設計:目的為提供蛙類、水棲昆蟲、蝦蟹類及稚魚棲息的空間,故可在水岸設計時,即以石塊、枯木等配合土岸,自然可造成許多孔隙空間,或於水岸鑲入竹管、水管、玻璃瓶、陶磁盆缽等以形成孔洞。3. 水域中之多孔隙空間設計:目的為提供魚類、水棲昆蟲、蝦蟹類棲息的空間,可以空心磚、玻璃瓶、陶磁盆缽等沈於水中,或以石塊、枯木、磚塊加以堆疊。

(六)水生植物群落的建立:水生植物在水域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不但扮演水域生態系中生產者的角色,提供草食性魚類及水棲昆蟲的食物來源,更於水面下方構成魚類、水棲昆蟲棲息的場所,於水面上方則供鳥類、蛙類、爬蟲類躲避敵害、棲息、覓食。筆者將水生植物群落的建立依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1. 多層次的栽植,2. 種類的選擇,3. 適地適種,4. 水生植物群落建立初期的保護。

(七)水棲動物的引入:若基地周邊之自然環境良好,生物資源豐富,則只需考量基地與周邊環境的串連(如引用自然溝渠的水源等),水棲動物即會自行遷入,不需刻意引入;但若基地周邊自然資源貧乏時,由於缺乏種源及遷移的廊道,故某些水棲動物無法自行遷入(如魚類、龜類),此時可依基地的環境條件及解說需求,適度引入一些水棲動物種類。在水棲動物的引入上有以下幾點建議:1. 以無法自行遷入的種類為主:如魚類、龜等,水棲昆蟲及蛙類等應可等待其自行遷入。2. 考慮欲引入水棲動物之生態習性。3. 引入適當的種類、數量:需考慮基地的面積大小,若引入種類、數量過多,棲地無法負荷,或需靠人為餵食,將失去生態水池的意義。4. 避免引入外來種:如吳郭魚、巴西龜等。5. 避免引入大型捕食者:如吳郭魚、錦鯉、土虱等,將會把水域中的水棲昆蟲等捕食迨盡。

四、維管與監測
水棲生物棲地營造的目的,是為了展示水域生態系,故在其達到穩定的狀態後,如何繼續維持穩定的狀態,並防止陸化的發生便是監測與維護管理上的重點。

(一)水棲生物棲地的監測:在監測上,需考慮的是生態系是否看起來像我們所希望看到的與生態系是否表現的是我們所希望的,因此可分為形態上與功能上的監測。

(二)維護管理
1.維護管理計劃:包括(1)維護管理應列入正式之編制,(2)維護管理者應接受專業訓練。
2.水棲生物棲地之維護管理工作:包括(1)水生植物的管理,(2)枯枝落葉的處理,(3)水岸的管理,(4)放生問題,

(5)優養化控制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chung1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